适地适栽,气候条件与李、杏品种特性相适应 李树、 杏树与其他果树树种一样, 要想能够长期正常地生存、生长、开花、结果,需要有适宜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。过去有许多地区在建园过程中, 带有一定的盲日性, 很少考虑生态因子对李、杏树生长的影响,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。因此,李、杏园的建立要坚持适地适栽的原则, 园址应选在我国李、 杏品种的适宜栽培区域内, 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品种,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潜力,达到早结果、早丰产、高品质、低成本,高效益的目的。 因地制宜,地势、地形符合种树、品种要求 (l)平地 平地地势平坦,建园设计施工、生产操作管理和 销售方便,建园和生产成本低,但与丘陵山区比,光合有效辐射 少、空气湿度大,植株生长势偏旺,病虫害较重。由于平地的成因不同,土壤状况存在一定差异。冲积平原地势平坦,土层深厚,**质含量高, 水热资源丰富, 单位面积产量高, 有些地区地下水位较高 。 洪积平原是由山洪冲击形成的冲积扇延伸而来的 。 与平原比,,成块面积小, 土层薄, 土层下往往是石砾层, 土壤中夹杂大量石砾,而且离山越近,石砾越多。应选择离山较远、土层深厚的地方,栽植前捡出石块, 换入好土 。 泛滥平原是指河流故道和沿河两岸的沙滩地带 。 黄河故道地区就是典型的泛滥平原 。 在黄河故道的中游地区多为黄土,肥力较高;下游地区,多为沙性土,土壤贫瘠,盐碱化程度高, 风沙大, 部分地区的土层下有黏土层, 在这些地区易发生缺素症。 但昼夜温差大, 如能加强管理果实品质较其他平地好。·建园前应营造防护林,增施**肥等措施改良土壤。平地建园应避开容易形成辐射霜冻的低洼和沟谷川地。 (2)山地 山地海拔高,与平地相比气候冷凉、空气流通、日照充足、昼夜温差大,植株生长矮小,树体管理方便,植株形成花芽容易,碳水化合物积累较多,果实糖分含量高、着色好,而且病虫害较轻, 是生产优质果品的良好场所。 但山区交通不便, 土层薄,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,而且存在不同海拔高度、坡向、坡度、坡形等很多因素,. 气候变化复杂。 (3)丘陵 丘陵是介于平地和山地之间的地形。其地面起伏不大,相对高度差在200m以下,气候条件介于平地和山地之间, 也是较好的果品生产场所 。 山地和丘陵地建园应选择坡度小于20°、 背风向阳的南坡或半阳坡。坡度过大时,水土流失严重,土层薄,肥力差,不耐旱。南坡日照充足,春季地温上升快,李树、杏树物候期早,果实着色好,品质佳。东坡和西坡温度变化剧烈,一旦发生霜冻,不易恢复,北坡日照短、温度低,不适宜建园。山**的海拔较高,温度变化大,风大,不宜建园。 李、杏春季开花均较早,易遭受晚霜危害,因此建园时应避开低洼冷空气容易集结的地方。避免在盆地、谷底、密闭的槽形谷地、坡度较小的山谷坡地的底部和下部建园。 杏、 李的抗风能力较差, 尤其是李。大风会造成抽条、 花芽受冻害, 还会影响授粉、受精, 严重时还会造成树体倒伏。 因此, 建园时应注意设置防风林。 李、杏均不耐涝, 不适宜在排水不良的地段裁植, 要有良好的排灌条件,地下水位不宜过高。 选择适宜的土坏, 避免在重在地建园 杏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,耐瘠薄,平原、山地、丘陵地、轻盐碱地均可栽植。 李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, 尤以中国李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。但李的根系分布浅, 适宜在保肥、 保水力强的壤土和沙壤土中栽植。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李树、杏树的生长和结果影响很大。较理想的是沙壤土和壤土,其通气排水良好,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扩展。 _ 沙石过多的土壤,土壤肥力低,保水、保肥性能差,对植株地上与地下部生长都不利。过于黏重的土壤,通透性差,会抑制根系的伸长和呼吸, 还易引起流胶病等病害。核果类果树的残根中能产生一种名为苦杏仁苷的物质, 对根系生长有毒害作用。因此,在杏树、桃树、李树和樱桃树栽植过的老果园,重新再建李、杏园易发生再植病,轻则树体发育不良、品质差,重则死树,导致建园失败。所以,禁止在前茬为杏、桃、李、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地方建立李、杏园。补裁时应避开原定植穴,还要清除残根,客土晾坑,增施**肥。 市场需求、交通运输与加工条件要与品种特性相吻合 李、杏的果实均不耐储运,建园时,应尽量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。例如,李果成熟期不一致,特别是早,中熟品种不易长途运输,应选择交通运输方便的旅游业发达的地区附近建园。以生产鲜食为目的或为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采摘的李、杏园,应选择交通方便,离城市较近的地方建园。以生产加工用杏为目的的杏园,较好建在加工厂附近。以生产仁用杏为目的可充分利用山地、丘陵地区建园。